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题 > 名医专访
访湖南省名中医袁长津教授
发布时间:2009-10-26     来源:

长河悠悠尽风流

——访湖南省名中医袁长津教授

记者  古夫

    一条叫澧水的长河,从湘西北的群山中奔腾而出。越慈利,跃石门,过澧县,绕行于广袤的松澧平原而入洞庭。河岸,有一千年古镇曰津市。也是因为水陆交通,旧时的津市繁华一时。往来商贾如云,来去商船如鲫。那漫江的白帆点点,说不尽长河两岸千古风流。六十年前,在某一个平常的日子,津市城里一户袁姓人家诞生一名男婴。那一声声婴啼,有如嘹歌从长河的水面掠过。生于津,长于津。饱读诗书的父亲给婴儿取名曰长津。

    因为种种原因,长津童年生活是过得很清苦的,在上世纪60年代,一家五口,靠着母亲每月28.5元的微薄薪金度日。1965年,长津从津市一中高中毕业,便告别生于斯,长于斯的津市古城,和十三岁的妹妹一起下乡当知青。

    苦难于人生,要么如猛兽般将无志者窒息;要么如圣母般将有志者出息。长津属于后者。越二年,“文革”爆发,长津得以短期返城。也正是这段宝贵的光阴,改写了长津生命的历史。一位对长津十分器重的中学老师,将长津推荐给自己的老岳父——一名津市当地负有盛名的老中医甘国祯先生为徒。从此,长津踏入医学殿堂。这年,是1967年,中华民族历史上遭受空前劫难的岁月。长津躲在政治风暴的边缘,潜心苦学。白天,外为瓦匠、岩匠当小工谋生;晚上,研习师傅布置的功课。很快,长津将《医学三字经》、《頻湖脉学》、《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等医书倒背如流。接着,他开始研读《伤寒论》、《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长津的刻苦和天份让师傅大为吃惊。老先生一生带徒甚众,其中唯认长津堪成大器。然而,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的这个徒弟,会成为湖南一代名中医,并领衔省中医管理局主官长达十四年。徒以师为尊,师以徒为荣。如今,九泉之下的老先生,自会灿然含笑。

    然而,长津拜师学艺的日子很快就终结了。师傅突然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遣送回乡。这对于年轻的长津来说该是怎样的一种苦难。从此,长津开始漫长而艰辛的自学生涯。好在家离津市中医院不远,长津一有时间,便去医院,偷偷地看一些老中医应诊、处方。晚上,再回到家里,对照看白天看到的病症研读医书。随着岁月的流逝,长津渐渐地积累起丰富的“临床”经验。又过了两年,长津又随着返乡“抓革命、促生产”的知青们回到了农村,继续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知青生涯。

    此时的长津已是23岁的学有所长的“老”知青了。他开始运用自己学到的医术为四乡的农民治病。缺医少药的中国农村,客观上为长津这样的有志青年提供了人生奋斗的舞台。他用针灸治愈了暴痢的基层生产队长;用传统的中医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治愈了因风湿病瘫痪卧床两年的老人;用中药秘方治愈了中年男性农民的不孕症……他的名字开始传播于乡村父老间。1970年底,他被推选为大队赤脚医生,正式步入从医生涯。小小的诊室,小小的药房,一切是那样地原始和简陋。就在这里,长津担负其乡民们医疗的重任。这是一处山青水秀的山村,他白天看病,晚上攻读医书,写临床札记,他还开荒辟出20多亩药材园,种植了30多种常用的中草药,用来给村民治病;从村上去县城有20多华里,弯弯的山路,他去城里采购药材,常常因为诊务繁忙,总是午后方才启程。归时,近山,远山,朦朦一片月色。那自然有着一番山村美丽的夜的景致,也有着一番攀爬山路的劳累的辛酸。深夜出诊归来,他常常壮着胆独自行走在茫茫的群山之间。蓦然,远远地眺见黑黝黝的夜幕下一团团火光。寻去,多是乡间油榨房或砖瓦房。或许,夜间劳作的乡民们正在土灶上煮着一锅狗肉。那种粗犷的乡村医生生涯,至今仍让长津回味无穷。

    长津开始出名是在1973年。正值夏天“双抢”时间,临澧一带麻疹传播很快,且因为并发肺炎、脑炎等疾病,以往在农村患儿常因此夭折而给人们造成恐慌。长津所在的村子,有几个生产队,分布在方圆约十几华里的群山里。那些日子,长津没日没夜地每家每户跑。这边山脚下的人家刚刚诊治过,那边山脚下又有人叫着他的名字请出诊。27岁的长津瘦了一圈,却保住了村里孩子们的生命。村上173个患儿,因大伏天出麻疹,大多数都并发有结膜炎、肺炎、脑炎甚至乙脑等病症,体温均高烧到40°C左右,因他精心医治,辛劳奔波,全力赴救,除一个患儿因家人疏忽而未及时治疗死亡外,其余的都逃过了劫难,其病死率远低于邻村。自此,四乡的村民都说:“袁医生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人世间的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着。当机遇为长津敞开大门的时候,谁能知道这个其时正年轻着的乡村医生曾经付出过多少常人不愿付出的艰辛。此后,长津连年被评为县、地、省级知青典型,模范赤脚医生。他做为模范人物或自学成材典型到常德地区所有县、市及大型农场、企业作过巡回演讲,甚至去过他做梦都想去求学的湖南医学院作过报告。1975年,《湖南日报》有过一个整版的介绍知青典型的报道,其中就有关于长津的事迹。著名记者黎绍善拍摄长津在农村行医、种药、采药的系列照片,曾在《湖南日报》社门前的橱窗内展示数月之久。如今,几十年过去,那些早已发黄的老照片,依然忠实地记录着长津和他那个年代的同伴们逝去的青春和渐渐淡远的故事。

    十四年知青岁月,九年赤脚医生生涯,人生最底层的磨砺,足以锤炼出一个有志的真男儿。就是在临澧的那个山村里,他一边行医,一边自学。他在煤油灯下自修完全国中医高等教育统编二版教材,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自学成材标兵。1978年,32岁的长津被调入临澧血防医院;1979年,根据中央(78)56号文件精神,国家要在全国集体单位或民间通过考试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员充实到国家各全民所有制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机构。长津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中,并准备录用到湖南中医学院任教。此时,临澧县出于对本地人才的珍爱,坚持将长津挽留至县人民医院任中医科主任。担任中医科主任三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中医科从原来仅能开门诊到拥有四十张病床,且常年病房住满,门诊繁忙若市。并且与内外各科西医合作,救治了许多疑难重症。长津在县城医名更盛。三年后,他走马上任临澧县中医院长。为了使自己中医学术水平更上一个高的层次,长津四十一岁那年考上著名中医学家、湖南中医学院原院长肖佐桃教授的研究生,并于两年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尔后,长津任临澧县卫生局长三年,1993年又调任湖南省中医管理局第一副局长、局长至今年7月。

    人的一生应该有着一个目标。长津的人生目标是当一名好医生。几十年来,他矢志不渝的追求着这一目标。即便是在院长、局长的位置上,他也从没放弃过临床。在湖南中医界,他不仅是以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而知名,且以一名省名中医而闻世。长津擅用经方,属中医流派中的“经方派”。曾有一位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高烧6天,数天未有一滴小便,腹大如鼓,病人危在旦夕,众医束手无策。当时传染科主任请长津会诊,长津以大剂“调胃承气汤”予以保留灌肠,一剂而症平,二剂而病退自愈。治晚期子宫颈癌大出血,长津以“黄土汤”加减;收常药不效之功。他的一位老上司,是一位厅级老领导,也是一位著名的西医专家,胆囊手术后持续几个月发烧不退,长津以“柴胡达原饮”三剂而热退。长津天性善良而又久经磨练,因此对人间疾病困苦深怀恻隐怜悯,仁爱好助之心,不仅善于通情达理地与患者沟通,而且从不开大处方,从不开药贩推销的“回扣药”,从不给病人滥检查。一般一付药3~6元。廉药医难病,方是良医。不论当医“官”,还是当医生,他的心中都是为了医治病人,为了弘扬中医药事业,如今,他依然每周去省中医院专家门诊坐诊半天,近五年来接诊病人竟达万余人次。从2002年起,他在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同时,带硕士研究生8名;发表学术论文10篇,达10万多字;主编著作四部,达400多万字;获科研成果四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863)课题“中医关于SARS发病征候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案”评获国家部级一等奖;2006年,被省人事厅和省卫生厅联合评为湖南省名中医。

    为官从政,清贫自守,且建树颇丰;治学从医,活人无数,且自成体系。人之一生,能达如此境界者,当属风流。

    长河澧水依然悠悠。如今,花甲初度的袁长津教授依然会不时想起故乡津市城里那熟悉的小巷、渔港以及垂柳依依的河岸和长长的麻石码头。是的,岁月的长河就是如此匆匆。只是,当人回眸悠悠的岁月长河之时,那沿岸曾经有过怎样的风景令人自豪,让人向往?这似乎才是人生最为要紧的真谛!

                                                                    (独家专访 请勿转载)
 

分享到:

访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所长谢鼎华教...  上一篇 |下一篇  访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赵水平教授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