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所谓“类艾滋病”在亚洲出现,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称—— 不宜急于给“免疫缺陷症”定性
今天,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就近来广受瞩目的“类艾滋病”作出回应:所谓“类艾滋病”目前尚未找到病因,未发现有传染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具备相关检测技术储备,但尚未有诊断报告,医疗卫生部门将根据国际研究进展进行监测。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
“我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份刊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报告。”曾光告诉记者,8月下旬,题为“泰国和台湾成人始发的免疫缺陷症”的文章在刊发当日,他就收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邮件。对于将国内“自诉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样本信息纳入“免疫缺陷症”后续研究的请求,他至今未作回复。“研究报告的原文中,并未出现‘类艾滋病’提法。一些专家解读以及媒体跟进报道中,使用了‘类艾滋病’一词,造成了公众误解。”曾光表示,研究将进一步展开,眼下不应对这一“免疫缺陷症”过早定性。
究竟是不是“怪病”?
8月23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由美国、泰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医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在泰国、我国台湾地区4家医学中心,共收集203个成年期间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病例感染有结核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一种,还有的发生了顽固的霉菌感染等,久治不愈。
报告称,203个病例同时具有成年期间免疫功能缺陷和相关性感染疾病两个特点。“一般免疫疾病患者是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身体各部分,但此病症患者出现‘免疫力暴冲’现象,会产生特别抗体,攻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研究发现,此病症大部分患者生成了名为“自身抗体”的物质,阻断“伽马干扰素”在免疫系统中清除感染的讯号通道。
报告将该病称为“成人始发的免疫缺乏症”,罹患该病症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样常因感染就医。目前发现的患者均为亚裔黄种人,发病年龄约50岁,与遗传无关,不会传染。但当感染上述几种细菌时,病情远比一般人严重。“所谓的病,其实是一种综合征。”曾光对报告本身并不质疑,但他指出,与其说是一种新的“怪病”,不如说是“综合征”来得精确。“在艾滋病发现前,免疫缺陷就已发生。免疫缺陷有先天因素,更多缘于后天成因,诸如癌症和放、化疗,以及神经官能症等精神因素所致。随着科学研究进展,相关认知也不断更新。报告的研究侧重于临床和免疫学视角,力求获得科学新发现。”曾光强调,艾滋病有明确病因,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免疫缺陷,具传染性、且有明确传播途径;而“成人始发免疫缺陷症”尚未找到致病原因,也未发现传染性。
与“恐艾症”人群有关?
我国曾展开干预研究的“自诉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即“疑似恐艾症人群”与免疫缺陷症究竟有关吗?曾光分析,《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告与我国的干预研究,在研究方法、视角等方面均有差异。报告具体从临床就医者中收集对象,只有同时具备“成年期始发的免疫功能缺陷”并合并有上诉机会性感染疾病的人才能入选,年龄为50岁左右;而我国研究侧重公共卫生视角,征集在网络上自发集中的病友,年龄在20岁到40岁。调查除展开临床检查外,还进行了流行病、微生物、免疫学、心理学研究,排除了艾滋病病毒或原因不明病毒感染,否认相互间传染传播的可能性。据心理量表测定,该人群多有精神障碍。
“我国的研究对象总体临床症状较轻,在心理问题解决后,有患者自诉症状缓解或消失。”曾光称,如采用相同流行病、临床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和心理学检查方法,虽不排除两类群体会有一部分重叠,但可以肯定,两项研究均已排除传染、遗传因素,且少有死亡发生。眼下,曾光教授的助手裴迎新博士正对59名两年前参与干预研究的病友进行回访。一些病友已从“疑似恐艾症”阴影中走出,大部分保持原状,自诉状况加重的仍能正常参加工作。
“无论发病机制,还是传播途径、临床过程等,‘免疫缺陷症’均和艾滋病不同。”曾光强调,“免疫缺陷症”研究尚处早期阶段,急于从免疫学角度作出比较、限定或直接指称“类艾滋病”,并不科学。他说,就像贫血曾被称为“地中海贫血”,流感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后被证实视野过于狭窄一样,该免疫缺陷症是否仅存于亚洲地区,是否只侵袭黄种人群,均需要进一步科学检验。
碘过量致癌缺乏证据 上一篇 | 下一篇 宝宝两眼常“滴溜溜地转” 当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