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权威媒体报道称:多地约半数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健康。这一消息再度引起人们对用血安全问题的关注。很多街坊担心广州是否也存在此现象?对此,广州血液中心有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明确回应:目前广州的献血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经过多重筛查后“报废”的不合格血液占总采血量约5%左右,用血的质和量都较有保障。
此外从去年起,广州血液中心已增加了能最大限度缩短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窗口期的核酸检测环节,如今采集到的每一袋血都要经过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三、四道检测程序才能进入临床,用血安全方面的保障已跟国际接轨。
●有报道指出,多地近半数献血者的血液不健康
●专家:广州目前献血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献血不合格多数是转氨酶偏高,主要是饮食和作息不规律导致的,与传染病无关
●核酸检测技术可精确拦截不合格的血液,用血质量更有保障
新闻背景
多地献血 合格率低于50%
“世界献血者日刚过,多地媒体报道称,约半数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健康。”——近日某权威媒体《半数献血者血液不健康》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对血液安全问题的再度关注。该报道引用新华社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第8个“世界献血者日”之际在呼和浩特的相关采访,指出“人们的献血热情很高,可在接受血液检验的人中,血液合格率低于50%”。
本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在新华社的文章中,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保障科主任孙小青以呼和浩特某商业街上采血车每天的运作情况介绍道,该采血点的采血车每天约有40人成功献血,而接受血液检验的有100人以上,所以得出“血液合格率低于50%”的结论。而在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报道中,也有类似低合格率的新闻。
“但我相信这不是普遍现象,至少在广州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称,以天河中怡广百流动采血点为例,该点每天接受血液检验的无偿献血者近五六十人,有五十来人成功献血,目前广州的献血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
专家解读
血液不合格≠身体不健康
“其实,前来参与献血查出不合格的人群当中,有不少人身体还是健康的,只不过暂时不适合献血而已。”付涌水解释说,为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健康起见,卫生部为采供血机购制定的筛选献血者的各项血液检测标准比医院的体检标准还要高。比如:最常筛查的乙肝抗原HBSAg,采血机构的标准是≤1ng/ml为阴性,而医院的标准却是≤5ng/ml阴性。也就是说,乙肝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在≤1ng/ml-≤5ng/ml之间时,采血机构会定为阳性,而医院则定为阴性。因此,往往有部分献血检测不合格者在医院体检是正常的。
付涌水介绍称,在血液检验不合格的人群中,最常见的是转氨酶偏高,约占被筛除人群的一半至2/3,这与人们的饮食作息等习惯有关。不少献血者并非有备而来,有的头一天晚上还在熬夜加班,或是遇上节假日饮食和作息生活不规律,都很容易使转氨酶偏高而被列入不合格人群。实际上,很多人转氨酶偏高是一过性可逆的,并不是得了肝病,只要休息好,隔段时间又能达标了。不过,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献血前该注意哪些事项“蒙查查”,像休息不足,拔牙、口腔溃疡其实也在“不合格”之列,但不能简单地视之为“血液不健康”。
“而在不能确定转氨酶偏高原因的情况下,不接受爱心人士献血,这种做法是比较保险。”付涌水补充说,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献血者当中血液“不合格”者的覆盖面肯定比“不健康”要大得多,不可以随便画等号。
技术把关
四道关“过滤”
艾滋病“窗口期”也能拦截
事实上,对于用血安全,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艾滋病、乙肝等一些传染病的“窗口期”风险能否有效“堵住”。
“医学上,从感染病原开始,直至用某种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该病原存在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病毒潜伏的‘窗口期’。”付涌水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去年起广州已增加了核酸检测环节,用血安全方面的保障基本已跟国际接轨。目前,血液中心采集到的每一袋血都要经过以下四道“过滤”程序才能进入临床使用:
第一关:健康征询
每一位无偿献血者申请者都必须填一张有关自身健康状况的征询表,内容细到是否接种过疫苗、近五天内是否服用阿斯匹林等药物、一周内是否曾患感冒等,以及是否患有某类眼病、皮肤病、有无吸毒史、同性恋、多个性伴侣等等。现场医护人士会根据征询的情况给出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合献血。
陈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必须改革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发布首个过敏气象指数 看天气...